2020-10-22 11:15:21
环保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么做好环保的工作,我们需要了解现在环保的形式,同时需要了解污染的根源,之后进行合理的治理。那么对于现在的环保工作来说,我们主要的工作在与保护环境的空气、水和土壤,这三大方面是需要大家好好做的。其中对于土壤的污染和治理,很多朋友都会忽视的,其实土壤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土壤可以长出农作物,如果土壤长出的农作物是有害的,或者土壤长不出农作物的话,那么世界的粮食问题就是人类最大的问题啦。那么对于土壤的保护来说,今天一起和长春环评小编了解一下关于土壤中作物中农药的残留规律,具体了解一下吧!
作物的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作物中的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存的数量称为残留量。作物的残留农药,一方面来自施药后农药对作物的直接污染,另一方面主要来自作物对污染环境中农药的吸收。
影响作物的农药残留水平(更具体地讲是影响其残留降解速度的因素)可分为三类:农药的理化性质及农药施用方法、作物种类、环境因素。农药常以粉粒、水滴和雾滴的形式落于作物上。农药最初是以物理方式沉积于作物表面的,其归属主要决定于农药特性及所在作物的形态生理特点。如吸附性强的农药容易黏附在作物的体表,而亲脂性农药容易溶人植物表皮的蜡质层,内吸性农药不仅能渗透进植物表皮蜡质层,还能进人植物组织内部,被作物吸收、输导,分布在植株各部分中。环境中的农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会发生水解、光降解等化学变化,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转化为新的降解产物或代谢物。作物对环境中农药的吸收,不仅包括对农药原体的吸收,也包括对这部分代谢物或降解产物的吸收。一些性质较稳定的农药可以长期存在于环境介质中,一般来说,这是一个无害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药原体及其代谢产物数量的减少和毒性的下降,最后形成无害的或基本无害的化合物。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农药的代谢转化产物具有较高的毒性。
作用于作物的农药虽然可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或在作物体内酶系的作用下,发生代谢转化逐渐被降解消失,但速度差别很大,性质稳定的农药降解消失是缓慢的。这样使作物在收割时往往还带有微量的残留。当作物体表及体内的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量达到或超过农药的最大允许残留量时,将导致作物的农药残留污染。
以上就是长春环评小编分享的关于土壤中作物中农药的残留规律,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中的农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将会发生水解、光降解等化学变化,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转化为新的降解产物或代谢物,所以农药需要改进成对环境对土壤没有危害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护土壤哦!
Copyright 2017 by Forestry Financing Trust All Right Reserved. 吉ICP备170088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