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17:46:11
最近几年,长春环境检测小编了解到生态环境建设迅速推进,有关土壤污染防治、修复、监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落地,使得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日臻完善,刺激了土壤修复市场的热度提升。
尤其是2019年1月1日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以及配套出台的《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等文件逐步对行业的技术、修复效果等进行规范化,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企业数量都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年初由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发布的《土壤修复行业2018年度发展报告》曾指出,土壤修复行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土壤修复行业规模将加速扩张,包括场地修复、耕地修复、矿山修复等在内,土壤修复潜在总市场空间合计将超过5.2万亿。保守估计,2019年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在1571.5亿元左右。
“土壤修复行业市场潜力巨大,资金瓶颈成其发展阻碍。如何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将成为污染场地修复及再开发利用和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2019 年中央修复预算同比大幅增长 42.9%至 50 亿元。
再加上土壤修复兼顾公益性和盈利性,商业模式十分清晰,虽然目前比较集中的工业企业场地修复仍以地方政府支付为主,“修复+土地出让”的模式为土壤修复的资金需求带来了充足的保障。
由于自带的“高壁垒”属性,提升了土壤修复行业的注入门槛,同时市场的需求的集中释放处于注重环保质量的十三五末期,所以行业发展的起点相对较高。业内一致认为,土壤修复的市场格局变化仍旧不小,初期规模猛增,中小企业争相涌入,导致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
不过初期出现上述情况在所难免。短期而言,规模、项目经验与管理等组成的扩张能力在市场开辟中无疑是核心;长期来说,随着政策细化,运营成本提升,技术和精细化运营能力会成为龙头企业提升份额的坚实壁垒。
长春环境检测小编了解到现阶段,与大气、水治理相比,土壤修复的订单体量更小一些。与此同时,我国在修复管理、修复技术、专业设备、商业模式等方面基础还比较薄弱。
上一页 : 治污有道 2019年秋冬大气治理发生了哪些改变?
下一页 : 污水污染治理的检查工作需要这样做!
Copyright 2017 by Forestry Financing Trust All Right Reserved. 吉ICP备17008806号-1